“建设工程风险智慧预控信息系统项目”技术集成度高,涉及Java+Vue系统开发、物联网设备布设、AI风控模型训练、大数据平台部署、政务网络接入等多个领域,对人员、设备、环境等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提出较高要求。作为项目经理,我依据PMBOK指南,围绕六大过程域系统开展资源管理工作,确保项目人力和实物资源配置科学、执行顺畅、成本可控,为项目高质量交付提供有力支撑。
(一)规划资源管理
项目启动阶段,我组织项目组编制了《资源管理计划》,明确资源类型、获取策略、使用流程与责任划分:
资源分类:
- 人力资源:项目经理、系统架构师、前端/后端开发工程师、测试人员、大数据工程师、网络安全专员、施工调试人员、运维工程师等;
- 实物资源:智能摄像头、传感器、边缘计算网关、交换机、物联网布线设备、政务专网终端、办公工位、测试环境;
- 辅助资源:开发用服务器、VPN专线、BI大屏等。
管理制度设计:
- 明确人力资源分工与工作时间表;
- 实物资源采购—接收—验收—使用—调拨全过程留痕;
- 所有关键资源建立责任人制,按WBS逐项登记到人到岗。
通过资源管理计划,为后续获取、调配与控制提供统一依据。
(二)估算活动资源
在明确WBS基础上,我组织各模块负责人对主要活动所需资源进行估算,并编制《活动资源估算表》。例如:
活动名称 | 所需人力 | 所需设备或物资 | 工期 |
---|---|---|---|
AI风控模型开发 | 1名算法工程师,1名标注员 | 训练服务器、历史案例数据集 | 15天 |
智能终端布设 | 3名施工人员 | 摄像头×100、PoE交换机×20 | 10天 |
数据可视化开发 | 2名前端+1名数据工程师 | BI组件库、测试机 | 12天 |
估算过程中参考过往同类型政府项目经验,结合资源日历、设备供应周期与项目进度进行综合评估,结果纳入进度计划和采购安排。
(三)获取资源
根据资源估算结果,我带领项目团队执行资源获取流程,确保人、物按需配备:
人力资源获取:
- 从公司内部调配核心岗位(架构、测试、安全);
- 外聘部分开发人员与施工班组,并签订阶段目标明确的劳务合同;
- 所有人力需完成岗前培训与权限配置后,方可参与项目任务。
实物资源获取:
- 智能摄像头、边缘计算网关等设备通过公开招标采购;
- 所有设备到货后进行入库验收,逐批测试,录入《设备资源台账》;
- 为防范物流风险,预留5%关键设备冗余库存。
虚拟资源配置:
- 项目中期通过云平台扩展Spark集群计算节点4个,提升大数据处理性能;
- 政务网络接入需走专网审批流程,配置完成前采用测试通道调试代码环境。
该阶段所有资源均依照流程申请、审批、验收、配置,保障各工作包可执行性。
(四)管理团队
项目执行期间,我高度重视团队绩效与协作机制建设,主要举措包括:
任务分工与激励机制:
- 所有任务以WBS分解为工作包,指派具体责任人,设定完成时间与验收标准;
- 实行“里程碑激励制”,每完成一个模块开发/测试,发放阶段绩效奖金;
- 外包人员考核纳入项目组统一管理体系,与正式成员一视同仁。
沟通协作制度:
- 每日晨会机制用于同步任务、反馈困难;
- 采用Worktile工具分解任务粒度,支持实时更新与进展透明;
- 每周五组织跨模块技术分享,促进经验共享与跨界协同。
团队文化与建设:
- 项目启动初期组织团队共识营;
- 高压阶段设置心理疏导与“轻反馈机制”,避免成员长期加班造成疲劳。
得益于科学管理,项目团队稳定性高、战斗力强,最终实现高强度任务无人员流失。
(五)控制资源
我持续监督资源使用情况,防止浪费、冲突或不足,关键控制措施如下:
人力资源控制:
- 设置“工时日报”机制,每人每日记录实际投入时间;
- 项目中后期阶段发现数据组超负荷,我调整进度优先级,临时调派BI工程师支援数据治理模块;
- 施工队进度每两天核查一次,与计划偏差超过1天即发出预警。
实物资源控制:
- 所有物资部署均填写“资源出库申请单”与“安装点验收单”;
- 大屏设备因安装环境限制发生两次返工,我引入“现场安装拍照确认机制”,降低误装风险;
- 每周库存清点一次,防止丢失与误领。
通过“预警+纠偏+登记”三位一体机制,项目各类资源得到有效调度与可控使用。
(六)控制团队绩效与环境
项目后期,我开展了一系列团队评估与持续改进工作:
绩效评估:
- 每月组织一次团队KPI评审,从进度达成、质量贡献、协作能力等维度综合打分;
- 评估结果与绩效奖金、岗位评级挂钩,增强责任感与目标感。
团队满意度调查:
- 发放匿名满意度问卷,满意率达91%,主要建议集中在“远程开发工具需进一步完善”,我迅速优化VPN连接机制;
- 部分成员反馈任务目标理解偏差,我组织WBS回顾会,重新对关键路径任务进行澄清。
环境优化:
- 高温施工期为现场施工队配备降温设备;
- 对核心技术人员设置弹性办公制度,提高开发效率与幸福感。
项目收尾时,团队整体状态稳定、配合默契,是本项目如期交付的重要保障。